分子生物学2-转录
第五章 转录(transcription)
中心法则(central dogma)
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,它通过转录生成信使RNA(mRNA),翻译生成蛋白质的过程来控制生命现象。
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产物,基因表达主要包括转录和翻译,其中转录是基因表达的核心步骤,翻译是基因表达的最终目的。
RNA转录与DNA复制的比较
- RNA聚合酶催化反应不需要引物
- 缺乏严谨的矫正机制,错误率较高
- RNA产物不与模板链配对:在转录中DNA的解链是有限的和短暂的,只发生足够长度的链分离以便RNA聚合酶“阅读”DNA模板;而在复制过程中两条DNA母链永久性地分开。
因此,多个RNA聚合酶可以同时转录一个基因,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转录产物。 - 转录具有选择性,RNA转录选择性地复制基因组的特定部分,可以产生几个到上千个相同的拷贝
RNA分类

RNA的功能
(1)蛋白质合成
mRNA、tRNA、rRNA
(2)作为遗传物质
(3)作为调节分子
a. Small non-coding RNA通过序列互补地结合并干扰某些mRNA的翻译。
b. snRNAs:参与真核生物中mRNA前体分子的加工
(4)作为催化剂(核酶)
一些RNA(包括核糖体的结构RNA)是催化细胞中重要反应的酶。
转录相关的关键词
编码链、模板链、转录单元、上游/下游、启动子、增强子、RNA聚合酶
编码链(有意义链)、模板链(反义链)

基因(mRNA)的方向就是编码链(coding strand; sense strand)的方向
模板链(template strand):又称反义链(antisense strand),指导mRNA合成。
转录单元(transcription unit)
转录单元是转录成单个RNA的DNA序列,起始于启动子,终止于终止子。
转录起始位点(Transcription start site)
- 与新生RNA链第一个核苷酸相对应DNA链上的碱基,通常为嘌呤A或G。
- 通常在起始核苷酸的两侧为C 和 T,(i.e. CGT or CAT)
启动子(promoter)
启动子是一段位于结构基因5’端上游区的保守的DNA序列,能活化RNA聚合酶,使之与模板DNA准确的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。
终止子(Terminator)
导致RNA聚合酶终止转录的DNA序列。
RNA聚合酶

RNA聚合酶需执行的功能
(1)识别DNA双链的起始子
(2)使DNA变性在启动子处解旋成单链
(3)通过阅读启动子序列,RNA聚合酶确定转录方向和模板链
(4)当它达到终止子时,通过识别停止转录。
原核生物的转录
原核生物(E.coli)的RNA聚合酶

σ因子通过使RNA聚合酶全酶与启动子紧密结合而启动转录。
存在多种σ因子用于识别不同的启动子。
σ因子自身并不能与DNA结合,但与核心酶相互作用后暴露出σ因子的DNA结合域:β’亚基的氨基酸片段促进sigma因子与启动子-10框的非模板链的结合;因子可以选择哪些基因将被转录

### 原核生物的启动子结构
在原核生物中, -10区和-35区的最佳距离大约是16~19 bp,过大或过小都会降低转录活性。这可能是与RNA Pol本身的大小和空间结构有关。
原核生物启动子共同特点:

-10区(Pribnow区)和-35区的发现


启动子的突变-10和-35区的突变分为下降突变和上升突变。

### 大肠杆菌转录起始和延伸

拓展-流产式起始:合成并释放2-9个核苷酸的短RNA转录物;
转录的延伸:β和β’亚基形成夹子将RNAP附着在DNA上。RNA聚合酶本身沿着反义链以3’→ 5’方向移动,共价地向生长RNA链的3’端添加核糖核苷酸,
### 转录的终止
当RNA链延伸到转录终止位点时,RNA polymerase 和RNA链均从DNA模板上释放出来。
大肠杆菌中两种终止子:•不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;•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
不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

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
1. 只含有自我互补区域,可形成茎环结构,但在茎中的G.C含量少,茎环易打开。其终止需要 ρ 因子的参与。
2. RNAP转录暂停在rho敏感的暂停位点:大约位于rut位点(ρ utilization)下游100nt处。 rut: ~40-70nt,富含C,没有特定的二级结构。
3. 当RNA离开RNAP时,Rho与RNA 的rut位点结合
4. ρ通过催化NTP的水解促使新生RNA链从三元转录复合物中解离。
>- ρ因子是ATP依赖性六聚体解旋酶家族的成员。
- 每个亚基具有RNA结合结构域和ATP水解结构域

“穷追”模型

### 常识数据
- 转录生成mRNA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2500个核苷酸(14个密码子/秒),与翻译速度(15aa/秒)基本相等,但比DNA复制的速度要慢得多(800bp /秒)
- 基因开始表达→mRNA的间隔约为2.5分钟,而再过半分钟就能在细胞内测到相应的蛋白质。
真核生物的转录
真核生物启动子及对转录的影响

1. 核心元件-TATA区(使转录精确地起始,确定RNA起始位点)
TATAbox(Hogness区): –25~–30 bp区, 保守序列为TATAAA
启始子(initiator,Inr) :转录起始位点附近
2. 上游启动子元件( upstream promoter element,UPE),又称上游激活序列(upstream activating sequence,
UAS )
CAAT区和GC区主要控制转录起始频率
CAAT box :–70~–80区CCAAT序列
GC box: –80~–110含有GCCACACCC或GGGCGGG序列。
远端调控区-增强子
Enhancer elements(增强子)
1981年由Benerji, Rusconi小组和Chambom等发现的,又称远上游序列(far upstream sequence)。
已在SV40的转录单元上发现其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约200bp处有两段72bp长的重复序列,它们不是启动子的一部分,但能增强或促进转录的起始,因此,称这种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为增强子或强化子(enhancer)
增强子很可能通过影响染色质DNA-蛋白质结构或改变超螺旋的密度而改变模板的整体结构,从而使得RNA聚合酶更容易与模板DNA相结合,起始基因转录。
上图来自https://oertx.highered.texas.gov/courseware/lesson/1691/overview
增强子特点
①具有远距离效应。
②无方向性。
③顺式调节。
④无物种和基因的特异性,
⑤具有组织的特异性。
⑥有相位性。
⑦有的增强子可以对外部信号产生反应。
真核生物RNA聚合酶

Comparison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prokaryotic and eukaryotic RNA polymerases. (a) Structure of RNA polymerase core enzyme from Thermus aquaticus; (b) Structure of RNA Pol II from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.
真核细胞中三类RNA聚合酶特性比较
RNA合成抑制剂
RNA合成抑制剂主要分为两类:模板结合抑制剂和聚合酶抑制剂
真核聚合酶Ⅱ的转录
聚合酶II(RNAP II)转录大多数结构基因
转录产物是前体-mRNA:转录后加工是广泛的。
前起始复合物(preinitiation transcription complex, PIC)
组成:
GTF:General Transcription factors
TFⅡ:DNA binding TFs & RNAP binding TFs
真核生物转录与加工
原核与真核生物转录比较

原核生物:没有转录后修饰,同步转录和翻译
真核生物:转录和翻译在不同位置
转录后修饰:1) 5’-cap;2)3’-tail:3) Intron Splicing
单顺反子mRNA(monocistronic mRNA):只编码一个蛋白质的RNA。
多顺反子mRNA(polycistronic mRNA):编码多个蛋白质的mRNA。
真核生物转录后RNA加工过程
| 加工过程 | 推测的生理功能 |
|---|---|
| 加帽子反应 | mRNA从细胞核向细胞质运转,翻译起始 |
| 加多聚A反应 | 转录终止,翻译起始和mRNA降解 |
| RNA的剪接 | 从mRNA,tRNA和rRNA分子中切除内含子 |
| RNA的切割 | 从前体RNA中释放成熟的tRNA和rRNA分子 |
1、pre-mRNA的5’端“加帽”
通过 5′→ 5′磷酸二酯键在原初mRNA的5’端倒扣一个“G”。m7GpppNp-———
帽子🧢结构的功能
(1)有助于mRNA越过核膜,进入胞质;
(2)保护5’不被核酶降解
(3)翻译时供IFⅢ(起始因子)和核糖体识别,对翻译起始很重要。
2、pre-mRNA的加多聚(A) 尾巴过程
• 绝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的有多聚(A) 尾巴
• Poly(A)被特异的蛋白质PABP结合。
• 许多非编码RNA(microRNA, long noncoding regulatory RNAs )也具有多聚(A) 尾巴
真核生物中没有终止子序列;在高等生物中(酵母除外)在poly(A)上游11-35nt处有一高度保守的特殊序列AAUAAA, 能使转录停止。
多聚(A)的功能
•是m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所必需的形式;
•保护mRNA,防止mRNA在细胞质中被酶降解。
mRNA刚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时,其多聚(A)尾巴一般比较长,随着mRNA在细胞质内逗留时间延长,多聚(A)逐渐变短消失,mRNA进入降解过程。
•有助于转录的终止;
•它可促进翻译的起始以及核糖体的有效循环。
mRNA的降解
• poly(A)核糖核酸酶(PARN)可以结合5’帽并从poly(A)尾去除核苷酸
• 去除poly(A)尾后,去盖复合物(the decapping complex )去除5’帽,导致RNA降解。
内含子的剪接、编辑及化学修饰
转录
1、启动子结构影响它与RNA聚合酶的亲和力;启动子能活化RNA聚合酶,使之与模板DNA准确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特异性



